经济学基本概念的再定义(50)五、生产要素(13)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工业生产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机械化操作,信息交换和分享成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的新的方式。
当机器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便成为工业化新的突破口,它的出现使得大多数人丧失了竞争力,配备人工智能的机器将成为劳动力要素的替代品。
这种少数人独占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要素的社会就是当今世界的“信息技术化社会”。
最后,我们再来作一下总结。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首先利用的生产要素是自然资源,然后是劳动力。
在原始的状态下这两种生产要素是最容易获得的。
随着生产要素的逐步消耗,人们的生存状态受到了影响,生存条件也开始分化。
人类的生存手段不仅包含了自由、和平的生产方式,而且还频繁使用暴力侵占的方式。
一些人依靠强制性的做法将生产要素集中起来,从而获得了大量的私人财富。
当暴力方式造成的社会代价越来越高时,人们便会去寻找经济的手段,因为这时经济所带来的潜在效用越来越大了。
同样,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要素的简单使用导致其效用开始下降,货币所具有的功能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货币增强了人们获取财富的能力,也造成了社会财富的集中。
当货币的功能被统治者滥用、经济为此所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时,就促使人们转向寻找更有效的生产要素。
对技术要素的开发和应用便是更好的替代方式。
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也减少了人类的暴力倾向。
但是,对技术要素的过度利用同样会带来负面效应,高技术的独占性会使少数人受益,使一部分劳动力无用武之地,这就加剧了贫富分化和社会对立。
从当前的社会现状来看,技术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仍然偏向于积极的一面,负面效用只是略有显现。
总之,人类对不同的生产要素的使用方式以及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形态和经济模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新的生产要素将会代替旧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的主导力量,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形态以及新的生产方式。
版权所有。? Since 2023 .咕咚98手机站 All rights reserved.